你們對牙齒的誤解真的太深了
牙科治療中的那些誤解
第一位:我刷牙經常流血,一定是我刷牙太大力?
刷牙流血多數是因牙齦發炎(牙周炎)所致,但很多人誤以為是因刷牙太大力刷損牙齦,所以流血。因此刷牙避開牙齦,導致刷牙不到位,令牙齦周圍越來越污穢,促使牙周炎惡化。
第二位:洗牙后牙縫增大及牙齒酸軟,一定是洗牙時洗壞了我的牙?
有些病人洗完牙后牙齒酸軟,簡直覺得是貼錢買難受,更發現牙縫增大,以為一定是洗牙洗壞了牙齒,令牙縫變疏,決定以后不再洗牙。
真實的情況是大量牙石在牙根附近積聚,當洗牙去掉牙石后,牙齒重新外露,會令人覺得牙縫增大,伴有敏感情況,敏感大概三、四天后會慢慢減輕。但是如果不去掉結石,持續刺激牙齦,最終牙根將會暴露,牙齒疼痛甚至脫落。
第三位:少了一只大牙,我還有幾只牙,又不影響外觀,不需要鑲牙啦?
缺少了一只大牙,會導致咀嚼效率降低,牙隙增加,容易滋生細菌、增加蛀牙及牙周病風險,而且對稱牙過度生長,同時臨近的牙齒可能會移動或是傾倒,以后即使想鑲牙,也會很困難。
第四位:小朋友蛀牙,遲些會換,不需理會?
一般人以為小朋友的牙齒會換,所以蛀了都不要緊。其實小朋友到12至13歲才會完成換牙的全部程序,如過早脫了幼齒可能會導致其他牙齒畸形,除此之外,蛀牙會引起孩子疼痛,如炎癥較重,也可能會感染下面發育中的恒牙,所以小朋友蛀牙情況不容忽視。
第五位:孕婦壞牙,是因為BB抽走牙齒中的鈣質。
好多人以為孕婦懷孕期間,容易壞牙和蛀牙,一定是因為腹中胎兒抽走她的鈣質,其實這是一般人的誤解。孕期由于荷爾蒙分泌改變,孕婦的牙齦容易受牙菌膜分泌的毒素刺激而紅腫和出血,同時孕婦飲食習慣改變了,亦比平時多吃了甜、酸食物,加上容易作嘔,故容易蛀牙。所以提醒廣大女性,在準備孕育寶寶之前,一定要到口腔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及口腔清潔護理,為安全度過孕期提供保障。
第六位:我不接受X光檢查,因為沒有需要,又有輻射。
通過X片可以了解到蛀牙的范圍、牙痛的原因及鑲牙、種植牙的條件是否足夠等,因此在診治過程中,拍片是必要的。依照目前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推薦,民眾輻射限值每人每年不得超過5毫西弗(msv)=5000微毫西弗,依此計算,每人每年可以接受200張的牙科口內X光照相,所以牙科X光檢查劑量是非常低的。
第七位:補了的牙以後不會再蛀。
一般病人心態都以為補了的牙就是永久,以後都不會再蛀。但試想想,一只健康正常的牙齒都會蛀,試問一只補了的牙又怎會不再蛀呢?蛀牙一般都是壞的飲食習慣及口腔衛生所致,如情況沒有改善,補了的牙都較易再蛀,也就是所說的繼發齲。所以要保持好口腔衛生,一旦充填材料脫落,要及時補上,避免繼發齲的產生。